http://www.talkskyland.com/Archive_view.asp?boardID=43&ID=40682
作者:川辣妹子 2006-12-7 17:40:34)
二姐兔丁

二
姐兔丁是成都陕西街一道出名的凉菜。二姐姓陈,因为是老二,所以大家都亲热地称呼“二姐”。原来她也只是推着个简陋的车子在街边卖,因为卖出了名气,才在
陕西街的厕所斜对面开了个店( 靠这厕所出名的还有“杜瓜子”) 。在成都卖兔肉的不只她一家,可是为什么她做的味道就是与众不同呢?
诀窍就在这豆豉上。因为兔子肉紧实,不容易入味,调料也很难附着在肉上。二姐经过数不清的尝试,终于找到了这个方法---把豆豉碾成茸,于是才“巴味”(四川话,意思是味道附着在主料上)。未想到那黑不溜秋的调料竟然成了成功的奠基石。
还有,兔肉厚瓷,在这道菜上一定要避免大块吃肉,大口喝酒的豪气。兔子要宰成大拇子大小才容易入味,连着骨头一起啃,让你吃得心欠欠的。二姐兔丁的特色还
有就是大量的葱(用来充数,让你以为兔丁有很多),常常是在葱头里找骨头。烤花生也是不能少的,每次吃二姐兔丁,第一先吃的一定是脆脆的花仁,然后是兔
子,最后是葱头。剩下的调料第二天用来下碗面,啊!意犹未尽(吃面时还得小心碎骨头别把牙磕着了)。90年代,她的兔丁要卖到20块一斤,那时候基本上每
个周末都要去买上半斤解馋。
自己做的这兔丁不能算正宗,因为陈二姐必定还有她未告知的秘方在里面,不过味道也八九不离十了。可是她的牌子“二姐”, 俺可是正宗的。小时候是孩子头,在家又是老二,于是大院里的孩子们从来都是“二姐,二姐” 地叫。给自己这道菜冠个“二姐”的名,可不是侵权哦。
陈二姐靠这个兔丁在全国打出了名气,钱花花地进,于是靠这一匙匙的豆豉一块块的兔肉,她筑起了一座二姐大酒店。
妹子我卖葱油饼,什么时候也能卖出座大厦来?
在陕西街出名的还有现在名气很大的老妈火锅,那个新店装修相当的高档,不过也不再是成都本地人爱去的地方了,而是为外地人准备的,菜品自然是好的,可是价钱也贵得离谱,而且不卖俺的最爱—土豆片。
原来成丁字路口的陕西街因为旧城改建拆迁了,街边的小吃、自由市场也轰然消失。想着这条离家只有7分钟路程的小街,充满了无限的回忆和惆怅。

1、兔子肚皮向上,放入温水中煮开, 转中火煮断生关火。

2、泡10分钟后捞起晾凉。

3、先用砍刀,哪知道下手不够快和狠,肉离骨连;于是改用锯子,谁知道骨头倒是被锯断了,可是肉也散了。

4、土方法不行,只好委屈兔子上电刑了。这切割机只能把兔子切成条,于是新旧结合,再用砍刀把兔条宰成块。
这台机器是切片的,而且说明书里没有写可以切骨头,可是为了吃,还是心惊胆战地用了。如果俺住在澳大利亚,想必切骨头的电锯是一定要配备的,谁叫那里遍地都是兔子呢。

5、这死不如生的兔子被我这么折腾,终于卸成了大小不一的肉块。咳,怎么也没有成都摊子上摆的好看。

6、油1/4杯(其实多少都无所谓),中火,下3大匙豆瓣炒出红油,再下3大匙豆豉。(豆瓣和豆豉每次都是买上几大罐,然后用搅拌机—food process打成茸,放冰箱里慢慢用。)

7、起锅晾凉,葱只用头(自己吃不用大量的葱来壮大)。

8、3-4匙白糖,2匙酱油,蒜水,少许胡椒,花椒,熟芝麻与豆豉酱、葱头、兔肉倒在大钵里和匀;再加红油、香油和烤好的花生米(买的现成的)。
这只兔子好吃,可是俺还是吃了四顿才吃完,吃后狂喝开水。豆瓣、豆豉和酱油都是咸的,因此不要加盐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